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组工笔谈 > 内容
嘉定镇街道杨阳:基层减负需以“减”促“变”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4-08-12 点击数: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并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会议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基层工作极为重要而又复杂繁重,如果基层干部被形式主义困住手脚,不仅加重干部负担、激化干群矛盾,还会导致政策执行环节变形走样。因此,“基层减负”不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一场必须常抓不懈的战役。

以减负担激发基层工作活力。过多的表单数据反复统计、形式化的数据填写和信息汇总,让基层干部疲于奔命。基层减负要减少不必要的形式工作,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群众,去倾听民生,解决实际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群众受益。当基层干部有了更多时间倾听民生、解决民困时,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自然会得到提升。在减负实施过程中,要深入调研,通过走访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直接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一方面减少“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问题,另一方面,更要精准识别负担的来源和类型,对症下药,避免“一刀切”式的粗放减负措施,更好地激发基层工作的内生动力。

以转方式提高治理服务质量。基层减负,减的不仅是繁琐的检查、繁复的文件,更要减流程、减操作。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新的工具和技术不断涌现,为基层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便利性,同时也涌现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通过数字操作强化基层减负实效,一方面,要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实现各部门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减少重复劳动和无效劳动,提高问题响应速度和服务精准力度;另一方面,要防止“数字怪圈”,避免重数字、轻留痕的“痕迹主义”,减少数字平台的分散建设、重复建设,将目光真正放到用数字化平台有效整合各部门职能,达到便利人民群众的最终目的。

以强监督确保减负增能实效。为持续纠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一系列有力政策制度,深入推进基层减负工作。对于各基层单位而言,更要积极响应,确保执行到位,避免出现变相执行等问题,真正做到把推动基层减负各项举措作为检验政绩观的“试金石”。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减负工作监督机制,加强宣传引导,畅通举报投诉渠道,重视自下而上的问题反馈,对违反规定、加重基层负担的行为严肃查处,紧盯基层形式主义的痛点、堵点;另一方面,应紧盯重要节点、重点领域、重点工作,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必要时进行专题调研,坚决防止阳奉阴违、明减暗增,确保政策落实全面覆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