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组工笔谈 > 内容
嘉定工业区何洁洁:减负解好“三道题”取得治理新佳绩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4-09-06 点击数: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形成了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为基层减负,是减负担、减问题,绝不是减责任、减担当。让基层“挑担人”越走越开阔、越轻快,需要解好减负“三道题”,真正遏制不正之风、提升治理效能,取得新的治理成果。

解好“常和长”的机制题,让基层减负有支撑。《若干规定》第一次以党内法规形式深化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体现改革精神、体现严的要求。体制机制“开路”,改革创新“领航”,一条条硬杠杠需要基层减负依托体制机制改革解好“常和长”之题。一方面,要坚持常态化减负,加强日常的减负“回头看”、点滴治,把减负做成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要借助体制机制的“钥匙”形成基层精简高效、“快马加鞭”的长效治理之路,形成更加清朗、更加高效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工作氛围,让体制机制为基层减负提供坚实支撑。

解好“严和实”的实践题,让基层减负出成效。《若干规定》做“指南”,基层减负“进行时”,为基层减负必须要做好“严和实”的实践题,从严要求、务求实效才能形成真减负、减真负的良好局面。因此,必须要严而有力贯彻好、落实好《若干规定》,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出重拳”、严整治,才能够为基层减负生发切实效果。同时,要想更好地以效率为导向、让基层焕新局,就需要以“不得”的硬措施减少基层干部“不得已”的负担、难处,落在基层工作的实处、聚焦切实的问题,精准化、集约化落实整治举措、减少基层负担,让基层减负成果看得见、可感知。

解好“深和细”的权责题,让基层减负能落地。基层减负既要“深”,纠除病根、切入根本,也要“细”,抓好细节、抓在点滴,这就需要精准抓关键、全面纠风气。在《若干规定》的指导下,要做到基层减负权责细化到人,同时基层工作的责任也细化到人。基层减负的工作任务细化到人,能够更好地形成有效监督、专项整治,结合新技术、新方法,切实做好基层减负举措落实到位、服务需要;基层工作的责任细化到人,有效形成耕好“责任田”的有序局面,能够避免繁琐任务、繁杂考核等“不该干、不应干”的事压在基层干部身上,明确职责方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