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阵地。破除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破解基层政府资源有限性和任务无限性的困境,需要“赋能”“减负”“增效”三点发力,充分释放基层治理“多米诺骨牌效应”,扎实推动相关措施落地见效。
缓解“人少事多”,为“小马”赋能,在充实基层力量上见真章。“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单位面临着来自上级的多重任务与指标,但基层工作人员的数量却未能相应增加,基层单位承担着远超其承载能力的重任。针对这些问题,要深入推进“壮马强基”,通过“减上补下”“内部挖潜”等方式,持续推动编制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有效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要选优配强驻村力量,摸清不同类型村的需求,因村派人、科学组队,健全完善乡镇干部在村工作机制;要集中开展违规借调干部专项行动,严格规范运行借调干部程序,让基层干部回归本职。
化解“权小责大”,为“大车”减负,在厘清基层权责上下功夫。长期以来,基层普遍面临着“摊子大、难度大、责任大”等诸多问题,“点多、面广、事杂”是基层工作的普遍痛点,基长期的高负荷运转不仅损害了基层工作者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基层治理的成效和可持续发展。要让基层干部从冗余的材料、台账、表格中解脱出来,一方面要厘清不同层级、部门间的权责边界,建立健全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剥离清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负担,另一方面要精简基层事务,规范整合各种工作机制,制定印发各类事项清单,把干部从“盯群”、“爬楼”中解放出来,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破解“单打独斗”,为“聚力”增效,在完善协调机制上出实招。“小马拉大车”为何拉不动,既有“马小车大”的原因,又有“单打独斗”的因素,要推动“减”“赋”落实落地,需要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管理、高效化服务,形成同频共振的强大治理合力。基层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单靠一方力量难以为继,我们必须在凝聚合力上做好“加法”,充分发挥上级统一指挥和统筹调度能力,通过组建一个模块、成立一个专班,将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群众急难愁盼的事项纳入“小微网格”集成办理,破解跨部门、跨地区的治理难题,形成“大家事大家办”的基层治理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