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组工笔谈 > 内容
南翔镇陈玮晔:同频发力走好“三步棋”,树牢正确政绩观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4-10-22 点击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衡量干部业绩好不好,关键要看老百姓口碑好不好。党员干部要切实当好人民的“服务员”,树牢正确政绩观,筑牢理想信念、明确行动方向,努力以干部担当作为的“辛勤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答好政绩观的“三个问”。要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首先要弄清楚“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好政绩”的问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所赋予的,政绩的树立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而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明确好政绩为谁而树,才能处理好“大我”与“小我”、“面子”与“里子”的关系,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同时,要立足当下,从实际出发、从人民出发,把精力放在真抓实干上,推进工作实打实、硬碰硬,解决问题雷厉风行、见底见效。

用好干部考核“指挥棒”,激活干事创业“动力源”。干部考核的“标准”,不仅反映出组织对干部工作成效的期望和要求,也决定了干部的“行动方向”,要切实发挥好考核的激励引导作用,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此外,也要注重立明考核标准,确保考核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效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如,有的地方考核层层加码,在原有基础上塞进了不少“私货”,出现了许多“奇葩”指标,又或者异化满意度考核,花样百出“求满意”,给群众打印“明白纸”提供标准答案,最终导致政绩观出现偏差。为此,要以精简考核为重要抓手,对现有考核项目加强动态管理,有序推进基层减负工作,让基层干部将精力放到推进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中去。

织密干部监督“防护网”,纠正认识偏差“常在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是一项长期任务,在优化考核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应坚持严管厚爱,确保干部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中成长。纪律的刚性约束是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的关键所在。当前党纪学习教育已收官,但收官不收场,要持续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将党纪学习融入日常,抓在平常,切实筑牢干部思想防线。始终坚持以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强化政治监督,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教育、早提醒;推动常态化监督与专项监督双管齐下,确保在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要求执行上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此外,还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把握追责问责与容错纠错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为想要干事创业的干部撑腰打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