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组工笔谈 > 内容
马陆镇金晓辉:卸下“指尖”负累,助力基层干部奋楫前行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5-02-21 点击数: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锲而不舍的精神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深化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把基层形式主义的“痛点”作为整治的“靶点”,真正为基层干部解决形式主义这一顽疾指明了方向。

立足实际,把“解痛点”与“增效能”统筹起来,针对“指尖政务”的负担难题,深入剖析、系统治理,才能实现优治理、得高效。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政务服务,初衷是为了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但变味走样的“指尖政务”,不仅是形式主义的蔓延,更是束缚基层前进步伐的“裹脚布”。基层干部每天在各类签到打卡、积分排名、拍照转发等任务要求中忙得团团转,面对“指尖政务”带来的负担,我们亟需以网络技术赋能提升政务效能,优化各类政务平台、信息系统、工作群组,能够让广大干部轻装上阵,更好干事创业。以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推动相关工作形成合力、建立长效机制。既能为基层干部卸下不必要的负担,也可以让数字政务回归本质,切实提升数字化治理和服务能力。

标本兼治,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起来,针对“指尖政务”的内在问题,对症施策、精准发力,方能做到真减负、见真效。“指尖政务”本应是提升行政效率、优化服务质量的有力工具,然而“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成为基层干部沉重“枷锁”。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基层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使得形式主义有了生存的土壤,用形式上的“完美”来掩盖工作中的不足。纠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既要注重治标,更要注重治本,着眼于相关乱象及可能出现的变种,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工作实际成效、群众满意度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工作导向。

聚焦根本,把“治表象”与“除根源”协同起来,针对 “指尖政务”的不良之风,全面排查、深度治理,才能实现真纠治、获长效。形式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减轻基层负担也“非一日之功”。尽管相关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成效,但仍需巩固成果,在加强常态监管、防止“反弹回潮”上下功夫,从根上解决包括“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在内的各类形式主义问题。我们既要从机制上着力,把握好数字应用程序规范管理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又要从思想层面破题,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强化制度约束、筑牢思想堤坝,铲除形式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才能持续改进干部作风、优化干事创业环境。

整治形式主义的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只有坚定不移地以反复抓、抓反复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让监督的利刃高悬,让考核的指挥棒精准发力,才能彻底清除这一阻碍基层发展的顽疾。当“指尖政务”摆脱形式主义的枷锁,基层干部便能轻装上阵,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真正实现政务服务的现代化转型,书写基层治理的崭新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