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组工笔谈 > 内容
马陆镇曹健:铁规生威扬正气,作风建设启新程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5-03-28 点击数:

徙木立信,一诺千金。中央八项规定如“定海神针”,涤荡积弊、激浊扬清,在新时代赶考路上镌刻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精神丰碑。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唯有以徙木立信之志铸就铁规,用久久为功之力涵养正气,方能答好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时代答卷。

立根铸魂,政治引领强定力。“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从商鞅立木为信到子产铸刑鼎,历史长河奔涌向前,规矩意识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基石。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当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常补精神之“钙”、常固信仰之“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用“政治三力”校准方向,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唯有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公仆姿态,方能永葆“不要人夸颜色好”的政治本色。那些摆官威、搞特权的官僚做派,看似威风凛凛,实则根基虚浮,终将被时代洪流冲刷抛弃。

制度固本,系统施治提质效。“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中央八项规定不是束之高阁的典籍,而是带电的高压线。从破除“会所歪风”到整治“车轮腐败”,从遏制“舌尖浪费”到纠治“天价节礼”,十年磨剑印证了“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的治党智慧。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直击隐形变异“四风”,为制度体系筑牢法治根基。新时代作风建设既要以大数据织密“监督天网”,让新型腐败、隐性腐败无处遁形;更要以“刀刃向内”的魄力根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准发力为基层减负松绑。通过“基层观测点”察民意、“特约监察员”聚民智,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网络。

文化砺行,为民担当树新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焦裕禄踏遍兰考沙丘治“三害”,廖俊波“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解民忧,树起了为民服务的时代丰碑。作风建设最生动的课堂在田间地头,最鲜活的教材在群众心头。党员干部当以“脚下沾泥”丈量民情,用“掌心温度”感知冷暖,把群众“问题清单”变成履职“责任清单”。从解决“一个井盖”的民生小事,到攻克“看病难、上学难”的改革难题,唯有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绣花功夫,方能让民生答卷书写“幸福指数”。让“办事不找关系”成为常态,“亲清政商关系”化为自觉,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在常抓不懈中涵养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员干部当时刻保持“赶考”的清醒坚定,以勤掸思想尘的自觉、多思贪欲害的警觉、常破心中贼的勇毅,让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愈擦愈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磅礴清风正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