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繁重任务与复杂执政环境,唯有以自我革命精神刮骨疗毒、固本培元,方能让清风正气在新征程上蔚然成风。
铸魂强基,以党性淬炼筑牢自我革命根基。党性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自我革命首先要在思想深处动真碰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这要求我们把理想信念作为“定盘星”,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在学思践悟中筑牢信仰之基;把对党忠诚作为“生命线”,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中检验政治品格,在大是大非前站稳政治立场;把为民情怀作为“试金石”,在田间地头的调研中倾听民声,在政策落地的实效中回应民盼。理论武装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更要融入实践熔炉。党员干部当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考场,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里、在科技创新的实验室、在基层治理的网格中,把“为民造福”的初心转化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绩。党内政治生活是党性锤炼的“大熔炉”,唯有敢于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揭短亮丑”,在组织监督与群众评议中“红脸出汗”,方能在自我省察中提纯党性。选人用人更要把“党性标尺”立起来,既看干部的“显绩”,更察其“隐德”,让忠诚干净担当者有为有位。
规范用权,以制度铁笼斩断腐败根系。权力是双刃剑,失控则成腐蚀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腐败必须规范权力运行。这就要求我们织密制度之网,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健全“授权、用权、制权”闭环机制,到补齐权力运行漏洞的制度短板,本质上是给权力套上“紧箍咒”,让每个环节都可追溯、可监督。民主集中制是防错纠错的“安全阀”,唯有在决策时集思广益、执行时步调一致、监督时全程跟进,才能避免“一言堂”滋生的权力任性。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权力来自人民”,在项目审批、资金使用、人事任免中,多问“是否符合群众利益”“是否经得起历史检验”。面对“围猎”与诱惑,当以“如临深渊”的警醒守住底线,不因“小事”放松警惕,不因“人情”突破原则。各级党组织更要当好“制度守护者”,对违规用权“零容忍”,让“制度长牙”,彻底铲除“权力寻租”的土壤。
严督实导,以责任链条拧紧作风发条。自我革命不是“独角戏”,而是全党的“共同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是全党的共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从党委主体责任到纪委监督责任,从“一把手”第一责任到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每个环节都是作风建设的“压舱石”。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做“领头雁”,既严于律己不越红线,又严管所辖不搞特殊,让“严”的氛围层层传递。监督是自我革命的“探照灯”。要让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同频共振”,既用好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党内利器”,又畅通信访举报、舆论监督等“民间渠道”,让“隐形四风”无处遁形。“风腐同查”是深化作风建设的“组合拳”,既要查处具体违纪行为,更要深挖背后腐败线索,让“餐桌上的腐败”“红包里的猫腻”暴露在阳光之下。
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起点,唯有以自我革命的勇毅不断淬炼党性、规范权力、压实责任,方能让清风正气充盈每个角落,持续书写作风过硬、民心所向的时代华章,为民族复兴伟业注入不竭的清廉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