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疁城之星 > 内容
外冈镇周泾村杨秋琴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5-06-15 点击数:

召开村民组会议

姓名:杨秋琴

性别:女

年龄:45

职务:外冈镇周泾村主管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工作时间:19899

入党时间:199612

将青春播撒在农村这片热土上

在人生的最好年华时,回到这片她出生、成长的地方,十年的执着与奉献,收获了这里无数见证她成长、成熟的乡里乡亲的认可和赞誉,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信条,她就是周泾村党总支书记杨秋琴。

田间的“女汉子”,以敢试敢为的魄力开拓村级发展的新局面。2007年,外冈全镇实施土地流转,2008年,周泾村趁着村级合作农场的推广契机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农场,这一干就是七年,一个刚从机关转岗至农村,正值青春年华的女青年,就这样与土地、庄稼打上了交道。向老农取经,用科技种田,在她的积极争取下,周泾村的粮食种植基地成为了“大学生创业园”项目,争取来了资金、技术扶持。在每年三夏、三秋的抢收抢种中,她总是亲自挂帅,放弃节假日,带领全体村干部插秧、水稻直播、拔草、除虫、施肥,割、收、晒、买,大大减少了农场外包的高额费用。村干部们干得苦,虽嘴上不免有些怨言,但看着丰收的粮食,村级增收、村民福利有了新保障,心里是甜滋滋的。钱,要赚,但不能昧着良心赚,周泾的大米以量足、质优,慢慢闯出了名气,也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放心米”。在2014年全力推进的农村地区违法建筑治理、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等工作中,面对这两项工作都是任务重且少有成功经验可复制,但又都是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是“作为试点村先做”还是“等其他村试点后有经验可循了再做”的选择题面前,她以先试先行的勇气全力推进,无论是实施前的政策研究、村情分析、方案确定,还是实施中的亲力亲为、上下协调,都有效确保了试点工作的圆满完成。在面对来自分管领导、同仁对其工作的肯定时,她总是以“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一言概之。


 

骑车走访村民

乡间的“自行车”,以朴实无华的作风开启联系服务群众的新气象。或是中午,或是傍晚,周泾村的乡村小道上,经常会看到她的身影,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各个村民小组,来往于百姓家。杨秋琴特地买了一辆自行车,就是为了方便走访村民,“骑自行车下乡进农户不仅因为农村路小,也不是为了作秀,只是因为隔着车窗与群众交谈,听不清楚群众说什么,群众也听不清楚你说什么,与群众的距离也就远了,就不能交心了。”如此质朴的语言,正是其朴实无华本质的最真实写照。杨秋琴是本村人,虽然她在外也有住处,但是她说更喜欢在农村的日常生活起居,作为周泾人只有融入其中才能知道群众真正需要什么。

为区领导实地介绍保强地块情况

心间的“老百姓”,以为民谋利的果敢保障村民的集体利益。只有把人民群众的事时时刻刻放在心上,才能真真正正的为群众着想,站在群众的角度着想,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20145月,她正如往常般骑着车下乡走访,来到方家组,突然发现一金属饰品厂时不时地从烟囱内冒出黄色烟雾、更是有一股刺鼻的气味散播于空气中。她急忙询问当地百姓,证实了这个刺鼻气味已持续有几天了,老百姓正要到村委会去反映。杨书记听后马上行动,组织村干部了解情况,联系进行环境监测,走访单位负责人要求升级改造废气排放设备。在解决过程中,她还多次走访方家村民小组,为村民耐心解释和告知问题的处理近况,多管齐下,不仅有效地安抚了民心、更妥善解决了问题。老百姓对结果很满意,但更满意的是杨书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我们村干部会一直和老百姓走在一起,大家齐心协力,总能够解决问题。”周泾村原保强地块上,因历史原因聚集了上百家大大小小的经营户,光靠着村里的安全督查、巡访检查,始终不能根治。防火、治安等都存在极大问题,这个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一直是她的心头隐患,为了周泾村村民的人身安全、周泾村的和谐稳定,她坚持不懈地一次次协调,通过各种途径反映问题、寻求解决良策,市、区“两代表”、区镇有关领导多次实地勘察,终于在前不久,在各级的通力协作下,理清了产权关系、开展了专项整治,清除了这个“大顽疾”,并在其积极争取下,为村级资产又增加了一股新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