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疁城之星 > 内容
公安嘉定分局徐波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15-06-15 点击数:


 

取景拍摄

姓名:徐波

性别:男

年龄:34

职务: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政治处宣传科民警,副主任科员

工作时间:20047

入党时间:200212

 

静水流深 止于至善    

嘉定古城有处名胜曰汇龙潭,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潭宽不过数百米,其间亭台楼阁错落,处处透着江南的精致。若是春暖花开之际移步潭边,便能领略苏轼《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诗意。突然间,笔者怦然心动,这意境岂不正与徐波暗自契合?不张扬、不圆滑,踏实而内敛,外表上水波不兴,内心里却心潮澎湃,长期以来活跃于公安宣传一线,并痴迷于公安纪实文学、摄影,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一线公安民警的点点滴滴,不但使公安宣传服务实战发挥应有战斗力,而且还让公安工作和公安人物深入人心,真的是静水流深啊。

     

徐波与水有缘。不仅名字里带水,从小到大生活过的地方都有水。

198111月,徐波出生在嘉定徐行镇伏虎村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村庄依水而建,一湾汇入长江口的娄塘河,在后村如时间般缓缓流淌,那是徐波和小伙伴们的天堂。十二岁那年,父亲病倒了,此前家里为建房债台高筑,母亲起早贪黑在工厂打零工,每天只能挣下4元钱,既要给父亲治病,又要还债,家里只能天天吃萝卜干泡饭。当时学校里要学生们买一本18.5元的《现代汉语词典》,可是,就连这18.5元母亲也拿不出来,得向亲戚们借钱。拿到词典后,徐波是珍惜加心酸,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当时母亲厂里有个规定,工人在生日当天可以领一块蛋糕,而母亲为了让孩子能吃上生日蛋糕,竟悄悄把生日改成了和徐波同一天……

母亲的爱让徐波没齿难忘。他至今仍记得那个月夜,在皎洁的月光下,蛙叫虫鸣,母亲正在农田里挥锄劳作,徐波跑到田边唤她回去吃晚饭。母亲停下来,转过身,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语重心长地说:“小波,书包翻身哦!”他眼睛一湿,转过身去。家里没有书桌,徐波就窝在石板上,或是小方凳上做作业。那时,能有一张像样的书桌,成了徐波最大的奢望。农家的孩子不相信天上掉馅饼,只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为了恶补自己薄弱的语言文字基础,徐波高中时代把一本《成语词典》,每天一页撕下来背,词汇量因此大增。经过努力,他的成绩像坐火箭一样蹿上来,并如愿一步步考入市重点嘉定一中和西南政法大学。徐波是学校图书馆的常客,特别是歌乐山下、嘉陵江畔的四年大学求学生涯,徐波文史哲法等各类书籍涉猎甚广,参加了学生会、记者团,并担任校学生会办公室副主任,从事日常文秘、组织协调、总结经验等工作,为从事公安宣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0043月,徐波刚到嘉定公安分局政治处实习,领导有心要试试这个新来的大学生,派他去采访一位老所长。老所长连遭不幸,三年前母亲去世,二年前妻子因病离世,一年前女儿惨遭不测,却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并带领团队做出了出色的业绩,堪称警营铁汉。可是,钢铁般的外表下又有多少柔情呢?采访中,徐波的一个问题触发了老所长的情感开关,从不轻易掉泪的老所长竟再也抑制不住,在二十出头的徐波面前泪流满面,而徐波,亦停下手中的笔,静静地陪着他,他知道,这个刚强的男人太需要一次宣泄的机会了,作为采访者和写作者,聆听就是一种美德。徐波前后两次采访,老所长每次讲到动情时都要落泪,回家写稿时,老所长的硬汉形象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他带着感情去写作,以往所积累的文学素养汇聚成涓涓细流,从心田缓缓流出。洋溢着真情实感的作品,犹如心灵鸡汤,可以滋补心灵,催人奋进,老所长对公安工作的执著深深感染了徐波,也感染了阅读过这篇文章的广大民警,老所长的事迹在分局传开,大家对老所长肃然起敬,老所长的工作劲头也更足了,徐波也从中初次领略到了公安宣传的力量。

此后的几年,徐波笔耕不辍,找准公安与媒体的“兴奋点”和“契合点”, 平时与全市各大媒体记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保持日常密切沟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安新闻作品为媒,通过撰写、拍摄一系列打击破案、惠民服务的新闻作品,一方面增进警方与媒体的关系,另一方面增强信息的权威性,扩大宣传广度和深度,不断在国家级、市级各类报刊发表书写嘉定公安人和事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徐波不断挑战自我、提升文化修养,在《人民警察》杂志陆续发表记录嘉定公安打击破案、典型人物的纪实文学特稿并频频获奖。

 作为公安宣传队伍中的一员,为优秀公安民警树碑立传,是徐波肩负的重任。在书写人物时,他视角独特,以细节说话。比如,在写善于抓贼的交警李乃松时,他独辟蹊径,反而从李乃松几次败走麦城的经历写起,一次是车子虽然物归原主,但盗车人却在他眼皮底下溜走,让刚出道的李乃松懊恼不已;还有一次是追到学校门口时正好遇上放学,校门口涌出许多学生,这让李乃松怎么也下不了决心加大油门……李乃松形象鲜活、生动,人民警察的大爱被浓缩在了字里行间。在写优秀社区民警孙利时,徐波从一个110接警记录入手,深入采访,详细描述了孙利在接警中为一氧化碳中毒的七旬老人口对口做人工呼吸的感人事迹,并引出孙利15年前的遗憾——因为当时不会急救知识,他面对溺水男孩只能束手无策,以此形成强烈的对比。徐波还诙谐地为孙利取名“悟空警长”,自此,这个外号不胫而走。

在徐波看来,写作是件快乐事,它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记录真实,还可以鼓舞斗志。在成功当选上海市十佳优秀社区民警后,孙利给徐波发来短信表示感谢:如果没有你的文章,我的社区故事不会有这么多人知道。调任新岗位的原刑侦支队长张彩明收到杂志后非常高兴,说这是对我刑警记忆的最好珍藏,为我的警队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而更多的老百姓,则从徐波的作品中看到了嘉定公安民警的智勇与付出……

课堂点评

     

“雁知黍熟呼群下,鸥为晴沙傍母眠。银鲙丝莼今正美,且拼一醉曲江天。”宋代诗人笔下的练祁河,时常令窗前倚望的徐波浮想联翩、醉心不已。当时的分局就坐落在练祁河畔,徐波经常在分局图书室伏案写作,也就有了与这条系着嘉定文脉的母亲河更多的亲近。

此后数年,徐波肩负起宣传报道重任,长期的新闻专业学习让他总能有与众不同的视角。每逢发生大案要案或重大事件,徐波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已成为一种习惯。无论是尸臭扑鼻的凶案现场,还是惨不忍睹的事故现场,无论是风雨交加的灾害现场,还是充满危险的火灾现场,他和一线民警同甘共苦,见证并记录案事件的侦破和处置全过程。20105月,正值世博会召开之际,嘉定某大型超市发生一起寄包柜土制炸弹爆炸案,专案组奋战四天四夜最终将嫌犯一一抓获,徐波连续熬夜并跟随专案组远赴外地参与抓捕行动,有一次大家窝在地上,用砖块在泥地上画地形图,投入地讨论抓捕方案,徐波打开夜视摄像机,捕捉下这些真实而宝贵的画面。随警作战过程中,许多次勘查、抓捕、会商,徐波都全程参与并在指挥部与多个现场来回奔波。随警作战也经常伴着惊险与不测,2009年,在跟踪拍摄一次抓捕行动的时候,由于犯罪嫌疑人非常警觉,在拦截过程中飞车逃逸,徐波在观察哨车内临时悄悄跟随逃逸摩托车,并最终成功将车拦在了一个死胡同里。由于观察哨车内民警力量薄弱,增援抓捕力量一时无法赶到,徐波奋不顾身地与侦查员一起扑向嫌犯、与他进行激烈搏斗并最终将他制伏。有一次,在拍摄一起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中,徐波被一名手持砖头的女子砸伤手臂。2012年台风来袭,在进行抢险救灾微直播和拍摄时,一枚金属重物从天而降,把就在徐波身旁的警车玻璃砸了个大窟窿……

随警作战        

 

 

为让各种画面固定成最好的状态,他经常一手拿摄像机、一手拿脚架,脖子里挂个单反照相机,身上背个器材包,积累了大量视频、图片素材,并积极与央视《法治在线》、上视《东方110》等栏目合作,制作各类法制专题片。从刑警队长到社区民警,从劫持人质到抓赌行动,徐波通过深入采访,真情记录嘉定公安的点点滴滴,为公众了解并理解公安工作打开了一扇窗。

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仅仅是成功的第一步,由于许多情况都是亲身经历,就会有不同的感悟,而怎么把它形象地再现出来,也是一门功夫。徐波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无论是无知犯事的懵懂少年,还是十恶不赦的“老官司”,其实心中都还残存着一丝善良和亲情,只要用亲情打开他的话匣子,你就能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也许,这些不会出现在办案笔录中,但把它们记录下来,对揭示人性、预防犯罪意义重大。

2009年,嘉定马陆发生一起抛尸案,徐波连夜加班加点,亲历了整个侦破过程。报警人在河畔发现一具下半身赤裸的女尸,离尸体50米远的水草中,还有一个黑色的旅行箱,里面除了几件血衣外,还有一张某公司保安队长的招工体检表。保安队长、保安老黑、房东、死者男友都存在重大嫌疑,在警察面前,每个人都信誓旦旦地说自己不是凶手。询问、推翻,再询问,再推翻,案子一波四折。多次交锋中,真话和谎言相伴。

这个去伪存真的过程,让徐波听得津津有味。动笔时,他灵感一闪,给文章起名《汽配城里的罗生门》,把侦查员的调查推理、相关人员的说辞、案情的推进,写得环环相扣、峰回路转,直至此案真正的凶手被锁定。《人民警察》杂志评奖时,认为文章布局得当,构思精巧,悬念迭起,是案件报道的佳作。事后,读过此文的参战侦查员说:这么精彩复杂的推理,在简报上只有干巴巴的一段话,是徐波让它鲜活生动、流传下来,其实是对他们工作的另一种褒奖。

徐波笔下充满了人性关怀,细细品读方能发现个中滋味。他认为,每起案件都是一个悲剧,每个悲剧都有一个主角,也许这个主角不会成为破案所关注的对象,但应该成为社会关心的对象。在《生死安亭》中,在中秋节当天铤而走险劫持人质的强子,外表上凶神恶煞,内心里也有柔情,他甚至还准备了月饼要带给远在昆山的父母双亲;而派出所女所长在回家团圆的路上接令谈判,送月饼到公婆家里的任务泡了汤。中秋月饼,就成了人性的点睛之笔。在《黑车劫》这个悲剧中,最大的主角是失去丈夫、怀有身孕的妻子小雪,文章以身怀六甲的小雪的感觉为小标题,读罢令人不得不对黑车司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因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行深层次思考。

微博直播        
 

     

在经历了数年的磨练后,昔日的淙淙水流已悄然而汇,表面看似平静、内心早已波澜潺动,徐波的宣传工作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2011年新兴媒体微博的飞速发展,为公安宣传打开了另一扇窗,嘉定公安分局在全市率先开通官方微博,徐波作为首任微博运营者,凭借扎实的新闻功底和良好的个人素养,不断探索前行,推动微博工作良性发展。

 “我是铁,更是盖;任你碾,随你踩;就是别把我偷走。我是铁,更是盖;没了我,就有沟;汽车开过抖三抖。我是铁,更是盖;我很脏,也够丑;千万不要惦记偶。我是铁,更是盖;债有主,冤有头;我只想把沟来守。铁在吼,盖要扣;快回头,莫伸手;知道阴沟翻船否?” 说实话,当笔者读到“嘉定公安”这则微博时,我居然有点惊诧。嘉定公安以如此幽默形象的语汇来发布警情,这无疑是件新鲜事。类似于这样的网络语言“嘉定公安”的微博上有许多,为的是琅琅上口,把一件件刻板的事情用生动的语汇展示在公众面前,所谓吸引眼球吧。比如这个姓韩的犯罪嫌疑人,为了换些零用钱,他专在中午人少时段开车去居民小区的地下车库偷盗阴沟盖,然后卖给废品回收站。嘉定警方破获了这起案件后,在官方微博上写下了这段警情提示,既能引起社区居民的警惕性,也能了解嘉定公安近期的动态……

嘉定公安分局官方微博平台自从201117日在新浪网实名认证以来,从不同视角开展了警民沟通,粉丝数量竟然很快超过13万,可见受欢迎的程度。徐波还运用公安官方微博服务公安实战,在全市开创先河。就拿F1大奖赛为例吧,2011年大赛期间轨道交通11号线赛车场站启用,三天的比赛有近十万赛车迷前来观看。可以想象,每天赛事结束特别是决赛那天,有接近三万的观众同时涌向回市区的轨道站点,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壮观”!而轨道的出入口若三万人同时进入又实在是太小了,混乱、险情极易发生。除了轨道交通的客流,还有车位的拥堵、公路的拥堵怎么疏通?这些都是很具体的问题,如何把嘉定警方采取的各项保障措施让观众第一时间知道?开会讨论的时候,大家想了很多办法和点子。徐波告诉大家:不要忘记了我们还有微博这个阵地。

 果然如此,观看F1比赛的大都是年轻车迷,其中不乏“博友”。在有赛事的三天里,“嘉定公安”官方微博特别热闹,最受欢迎的无疑是“微直播”。而在指挥中心、主看台和赛车场外都设立了直播点,实时传回的信息和图片反过来也成了指挥室监控平台的重要补充。风趣幽默的三言两语以及图文并茂的直播,传递着赛事中点点滴滴的信息,粉丝们又再把信息内容转发,一传十,十传百,蝴蝶效应显现了。三天里,嘉定官方微博发了近百条帖子,而博友转发了近400次,评论竟高达500余条。

许多车迷在那三天里,一直在等待“嘉定公安”发布微博,为什么?对他们而言,及时准确实用啊!比如说,虽然轨道11号线提高了运营,将班车间隔缩短到10分钟一班,可仍然挡不住近三万人的涌入啊,如何分流,提醒观众在二三公里外的白银路站上车更加轻松,且看徐波拟写发布的以下微博:

“是等待一个小时,还是漫步30分钟?这不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车手在赛道上超速兜了那么多圈子,车迷行走运动运动又何妨?”“您漫步的30分钟可以减轻很大的交通鸭梨,散场时要不就走走,权当是锻炼吧。”不是强迫,更不是命令,而是人性化的提醒,选择权在你。这温馨的提示真好!还比如,哪些停车场还有空位置,沪嘉高速公路上哪一段车流压力大,哪里发生交通事故了……微博不仅及时发布信息,还列出不同的建议,让网民们大赞“给力”。其实,粉丝们热议的同时,嘉定警方不也获得了在超大客流面前“削峰填谷”的奇效?

F1赛事期间微博直播,成为嘉定警方服务与管理并重的一个成功事例,也为日后公安官方微博开展大型微直播积累了大量可资借鉴的经验。徐波把公安官方微博的作用概括为“关注民生、聚合民智、发动民力、解答民疑、化解民忧、平息民愤”,微博为警方和市民在网络上有了搭建了及时有效的对话的沟通渠道,群众可以对警方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记得刚开始运营的时候由于人手紧张,徐波经常与博友沟通,有时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就进入深夜。微博开设的目的就是要把老百姓和警察的距离越拉越近,运用微博这一新媒体与网友交流,在网上的每一言都代表嘉定公安,容不得半点闪失,既要贴近网民、贴近生活,又要使语言符合公安官方微博的特殊“身份”,徐波花了大量的心思研究网言网语。而如何让微博更多地为老百姓提供服务,徐波经常陷入思考。

2012513日,嘉定妇幼保健院刚刚分娩了龙凤胎的年轻产妇大出血,命悬一线,急需RH阴性AB型的“熊猫血”,产妇的丈夫小唐发出一条求救微博。徐波在网上看到后,第一时间利用嘉定公安官方微博的影响力进行转发,并与上海电视新闻中心等媒体联动紧急求助。领导也和支持徐波的提议,紧急从单位信息库中调取AB血型民警资料,并号召在验血的基础上配对献血。这次微博接力急寻“熊猫血”行动,获得广大网友们对警方的衷感怀赞叹,徐波在征得小唐同意后,还在微博上晒出一对双胞胎小孩的照片,网友献上满满的祝福。

20129月,公安部集中推出14项便民利民措施,其中有一项是为新生儿取名提供重名查询服务。对群众为新生儿取名的,派出所根据群众需要,免费提供本市、县范围内重姓名人数查询服务。徐波看到这条信息时,敏锐的新闻敏感使他很快陷入思考: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多,汉字姓氏名字用字习惯集中,形成很多公民重姓名情况,一些家长为避重名用冷僻字起名,给孩子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造成一定的不便,有时还会引发不必要的误会。公安机关依托人口信息库,积极为群众提供本市、县范围内重姓名人数查询服务,可以为群众给新生儿起名字提供方便。如今网络那么发达,那么这样的服务能否在跨前一步,针对一些网友在怀孕期间行动不便、抽不出时间去派出所等情况,使网民可以足不出户就得到满意结果,于是公安微博重名查询服务应运而生。该项服务使基层公安便民服务高效化,网民拍手称快、媒体普遍较好,同时从根本上促进了人口信息管理、一定程度减少户籍人口重名几率。

徐波还通过策划、组织“公安局长微博述职”、“查酒驾直播”、“微博抓贼”“微博直播抓捕行动”、“微博找回涉水遗失车牌”等专题,使@嘉定公安影响力大大增强,在复旦大学《中国政务微博研究报告》中入选上海“最具影响力”政府机构微博十强,同年位列上海公安政务微博影响力排行榜首位,央视一套《新闻联播》将嘉定公安官方微博作为上海警务向虚拟社会延伸的亮点予以报道,徐波还及时总结、编撰反映嘉定公安微博发展历程的《微言有大义》一书,使各项微博的基础性、探索性、创新性工作措施得以固化,为后续公安微博工作提供借鉴。

 

近年来,徐波作为分局警训队的兼职教官,相继开设《基层公安民警媒体应对》、《公安微博与舆情管理》等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碰撞,进一步提升分局宣传管理工作水平。尤其是《公安微博与舆情管理》被评为2011年度市公安局示范课程,徐波还多次应邀到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为全市前来参加警衔晋升的治安、社区警长授课,每次四课时徐波用大量现实中碰到的案例和背后的原理,使学员听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

无论是写作还是工作的传帮带,徐波喜欢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他始终认为学无止境,每个人身上的优点都值得学习,相互学习的过程也是共同提高的过程。2010年世博会,徐波和同事一起为了做好世博安保宣传, 未雨绸缪作了“一本文集、一本画册、一部片子”等策划。为了拍摄日出前安保学警交接班的画面,徐波和同事凌晨兵分两路多次到道口守候,最终拍摄到了非常感人的一幕。《决战*世博年》的片子出炉后,分局领导一句“每个参与世博安保的民警都在片子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是对徐波最大的褒奖,而那个交接班分别时的场景令每一个看过这部片子的人都深受感动。

近年来,在奥运安保、世博安保、抗震救灾等工作中,经常面临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等各种挑战,徐波时常加班加点、全力以赴,特别是在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真新派出所参观点“大联勤”展示片、社区警务机制建设汇报片等的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扬连续作战、吃苦耐劳的精神,通宵达旦、反复修改、力臻完美。同时,在公安大型宣传活动中,他又能踏准节奏、弹好“钢琴”,结合“1.10”、“5.25”、“6. 26”、“11.9”等时间节点和一年一度的爱民实践活动,策划、组织民警走上街头、走近群众开展各种防范宣传活动。而在各类复杂多变的突发公共事件、群体性事件、重特大案件中,徐波第一时间现场拟定新闻发布口径,并在全市公安机关首创利用微博现场直播方式公布真相、封杀谣言,同时,他还巧妙掌握发布时机、选择合适角度,使各种网上负面舆情得到平息,无一起事件引发恶性炒作。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社交网络的发展,使负面舆情和群体性事件相生相伴,广大网民在众口铄金、是非莫变的情况下,往往无所适从、莫衷一是。每次讲课,徐波总是会讲起“博乐路群体性”事件,那是201291日晚,嘉定博乐广场发生一起因轮滑爱好者与城管执法人员产生冲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现场300多名群众围观堵路,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事件发生后,网上一度出现“嘉定发生暴动”、 “警察酒后驾车直接从学生中压过去”、“警察封锁了道路,死了好多人”等不实信息。徐波现场办公,迅速研判事件情况,第一时间拟定口径,根据“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原则,在分局官方微博根据现场情况实时发布主题微博,澄清事实真相,与@嘉定发布、@嘉定都市网、@南翔生活网等微博联动引导,有效遏制了网上负面舆情的滋生、传播。现场直播式的舆情引导,对成功化解群体性事件起到了有效的助推作用,上海市网信办发文,称赞警方联动热门微博平息嘉定暴动谣言,并指出“分析此案例对今后政府部门辟谣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网络参考》评价:“嘉定公安很快将该事件进行客观通报,止谣言于萌芽,不久这起可能造成更严重后果的事件得以化解。事实证明,谣言需快速地公布真相,嘉定公安这次做得很好!”

经过不懈努力,如今徐波已是上海公安文学核心创作组成员,人民公安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特约通讯员,嘉定区委百姓舆情联络员,嘉定公安分局兼职教官。工作10年来,他被授予“上海市政法综治宣传先进个人”,上海市公安局“金艾奖”贡献奖,上海市公安局“青年岗位能手”,“嘉定区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嘉定区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嘉定区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嘉定公安分局“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优秀团员青年”,上海电视台、新闻晨报等媒体优秀通讯员等荣誉和称号,并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受市局、分局嘉奖8次,还获得了嘉定区百姓舆情信息报道考核一等奖、《人民警察》杂志征文佳作奖、法制天地频道最佳画面奖等殊荣。2012年,中共嘉定区委组织部还就徐波利用微博开展为民服务的事迹拍摄了一部“党员风采”专题片《微直播 大效应——记嘉定公安分局政治处民警、“嘉定公安”官方微博管理员徐波》,并在嘉定电视台进行了展映,受到观众和网友的好评。

 

如今,嘉定分局大楼已经搬迁到了嘉定新城,不远处就是静谧、韵致的远香湖,湖水为源,四溢径流,交错成景。现在的徐波很幸福,能在合适的岗位上干自己喜欢的活就是种幸福。更何况,他身后还有着领导的支持,同事的鼓励,和家人的期盼。每次回到办公室,他就感觉像到了温馨的家,那里有翠绿的植物,有和睦的氛围,和一张平静的书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