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名称:嘉定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党支部
书记姓名:黄英
党员数:45
嘉定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党支部现有中共党员 48人,其中有军队离退休干部党员44人,近年来,干休所党支部在嘉定区委、区民政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军休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发挥军休干部的余热,努力做好军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了我区军休工作的健康发展。干休所连续九届被区委区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和“文明单位标兵”,上海市先进干休所等荣誉称号。
一、确保政策到位,待遇落到实处
1、政治待遇落实。及时传达中央、市、局有关文件,组织好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坚持以集中学习,党小组为单位开展组织生活,每年邀请专家做时事讲座,为军休干部发放学习材料,对行动不便的送学上门,重大节日和庆典组织好纪念活动,确保军休干部与时俱进,思想常新。
2、生活待遇保障。做到了“两个及时”,即及时按标准发放离退休费和各类补贴,及时汇总军休干部医疗发票上报审核报销。医疗保障方面也做到“两个关注”,即关注军休干部健康状况,关注军休干部住院情况。每年组织军休干部进行体检,建立军休干部健康档案,掌握跟踪他们的健康状况。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住院有探望慰问、报销及时准确。
3、积极开展文化养老,丰富文化生活。开展适合老年人休养的各种活动,举办文体娱乐比赛、休闲钓鱼、红歌歌唱班、摄影班、写作班等。近两年来,军休干部为了牢记那些难忘的军旅生涯,编纂了一本《嘉润夕阳 华彩军晖》纪念画册和一本《嘉定军休之声》散文集,记录了军休干部的军旅生涯,记载他们为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贡献青春与热血的激情岁月。记录了军休干部回到地方后的军休生活,把那些刻骨铭心的历史和回忆永远的留存下来。
二、服务管理有序,创新服务内涵。
1、多年来,在接收安置、服务管理方面有为有序。在接收安置工作中,积极协助他们落好户、办好各类证件,帮助新接收的军休干部尽快融入干休所这个大家庭。针对所里军休干部居住分散、年龄差异大的特点,实行军休干部联系卡制度,责任到人,确保每一位军休干部都有工作人员联系,联系人要对所服务的对象要做到知情、融合,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困难,第一时间反馈他们想了解的信息。同时,加强与兄弟单位的横向联系,取长补短,创新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2、开展好对军休干部的亲情服务工作,“零距离走近军休干部,服务军休干部,为军休干部提供更多、更实、更符合需求的服务,提升军休干部的满意度,构建和谐军休家园。
3、每季度出版《嘉定军休》简报和更新军休家园,让军休干部及时了解所里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并通过这个载体选宣传党的政策、文明创建、健康知识等。
开展“关心下一代”教育
三、发挥政治优势,树立良好形象。
1、充分利用军休干部的政治优势,发挥余热。组织军休干部开展关心下一代宣讲活动,与结对学校一起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组织军休干部到学校、单位、社区为未成年人开展宣讲教育活动。每年“五四”、“六一”、“七一”、“八一”期间,组织军休干部为民政团员青年、新成路小学、安亭震川学校等中小学生作专题教育辅导报告,组织军休干部与未成年人牵手,共建关心下一代德育教育基地。我所三名军休干部受聘为新成路小学、安亭震川学校和社区的校外辅导员,为青少年和社区居民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今年又被授予“优秀校外辅导员”的称号,2015年军休干部翁延龄,在民政部、总政治部“三先”活动评比中,荣获全国先进军休干部。
2、开展军休干部结对助学及各类募捐活动。鼓励引导支持军休干部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军休干部政治优势,服务社会。每年年初全体军休干部和工作人员开展爱心募捐,为睦邻社区结对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每年支助学费3000元及生活用品。2015年积极参加“大爱延绵.善行军休”上海市军休系统庆八一公益活动,2015年7月上海市军休系统成立了首个军休慈善专项基金“上海军休.同心圆梦”专项基金,资助革命老区希望学校,工休人员踊跃捐款献爱心,共捐赠67000元。
3、组织开展军休干部志愿者服务活动。利用军休干部的现有医疗资源,每年2次,为共建社区、共建村和附近居民测血压、测血糖、医疗咨询、发放医疗保健宣传资料,受到居民的欢迎和好评。老干部们以实际行动弘扬正能量,树立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