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社区“微联盟”两新楼宇党建拓展活动
党组织名称:中共嘉定新城(马陆镇)希望社区总支部委员会
书记姓名:宋婷
党员数:119
资源集聚 合力集成 搭建服务群众“立交桥”
希望社区位于嘉定新城(马陆镇)核心区西南部,成立于2013年11月,总面积3.02平方公里,下辖11个住宅小区,规划成立6个居委,预计总建筑户数约10000户,规划人口约2.5万人。截止目前,住宅小区已建成6418户,入住人口已近1万人。社区党总支下辖4个党支部,党员119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社区党总支围绕“党建带社建,强基促和谐”的工作思路,主动融入,找准定位,积极探索镇管社区新思路、新方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政治领导、利益协调、服务凝聚和文化导向上的积极作用,为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推动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社社联动
一、健全组织运行体系,搭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平台
(一)完善组织设置。试点推行“1+2+X”区域化党组织设置模式,“1”即希望社区党总支;“2”即在希望社区党总支领导下,组建居委党支部和“两新”楼宇联合党支部;“X”即希望社区各党支部下属的各党员联络站及党小组。构建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小区党员联络站为基础,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驻区单位、共建单位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组织体系。
(二)细分工作模式。围墙内外,分别构建社区与物业服务企业、地产开发公司的“契约化共建”工作模式;区域内外,分别构建社区与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的“按需联建”工作模式。住宅小区内,以服务楼组、服务家庭、服务居民为着力点,将新家园楼组党建工作、民主自治、小区管理三项职能有机融合,构建“自治家园”自我教育、自我宣传、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四自”工作模式;商务楼宇内,以服务企业、服务部门、服务员工为着力点,将商务楼宇党建工作、行政事务、社会管理三项职能有机融合,构建“立体社区”党务、政务、社务“三位一体”工作模式。
(三)规范运行机制。坚持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以(谈约、签约、亮约、履约、评约)“五约”为基本流程,建立由社区党总支牵头,驻区单位、共建单位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五大共治工作机制(即社区共商共决机制、社区契约化共建机制、社区协同管理机制、社区党员群众参与机制、社会监督评价机制);建设三大关键网格化共治平台(V联盟首脑联席会议、社区代表大会、社区V联盟网格社团),实现辖区内资源充分整合,共同为社区治理出谋划策。
社企联动市
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架设党群零距离沟通新桥梁
(一)建立以阵地共建、资源联享为基础的“党建服务圈”。加强区域资源整合,建成一体多元的区域党建服务分中心。一是推进功能转变,服务对象由原有的党员主体,向共建单位、楼宇企业、社会组织转变。二是拓宽职能运作,融入“两新”组织党建、工青妇等群团服务职能,实现党建服务分中心的实体化运作。三是强化枢纽功能,发挥线上线下资源优势,为辖区内党组织党员打造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微家园。
(二)建立以“互联网+”沟通联系为渠道的“资源共享圈”。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在做实传统社区服务的基础上,创建“希望树”微信公众服务号,将面对面服务模式“延伸”到互联网平台,形成集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于一体的党群工作新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宣传引导和民生服务两个全覆盖。
希望社区“两学一做”掌上知识竞赛暨“新城党建达人挑战赛”
三、依托“V爱计划”,项目化形式做实为民服务
在2014年创设“V爱计划”党建项目(V即volunteer志愿者的缩写,也是中文“微”的谐音),通过深化“微公益”、“微行动”、“微课堂”、“微联盟”(“四微”平台),推进党建服务项目化、项目服务社会化、社会服务品牌化。
(一)微公益突出普遍性,聚焦立项分类,变“临时搭配”为“人岗相适”。社区启动“在职党员进社区,人人做公益”项目,推出“党员公益岗”,积极引导在职党员自觉自愿参与每月一次的便民集市、创意集市、公益集市,目前,招募党员志愿者已达165人,其中在职党员69名。组织开展“比邻乐派”“惠民服务永远在路上”等系主题集市35次,参与党员5000人次,服务社区居民40000人次。同时,建立了“希望公益金”,将爱心义卖、跳蚤市场得来的资金用于社团项目化运作及帮扶帮困救助。
【微公益】便民集市
(二)微行动突出实效性,强化问题解决,变“最后一公里”为“联系零距离”。微行动主打服务,实施贴心服务工程。敲门行动,依托党员义工以零距离服务为主线,通过开展家访、走访、随访、回访“四访服务”工程,进民心、集民意、服民情,截至目前,上门走访550余户家庭,收集问题60余个,已解决43个;安居行动,开展“爱家护园”整治行动,实现社会管理违章、群租等现象“零容忍”。绿色行动,成立环境卫生督导组,参与创城“登高”行动。
【微行动】希望社区“暖冬行动之圆老人婚纱梦”
(三)微课堂突出自主性,倡导个性化学习,变“传统教学”为“私人定制”。微课堂主打学习,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开设“成长课堂-育才计划”,通过《社工学习手册》、《党员积分册》,推进人才吸收、教育、使用和培养“四项战略”。建立“社区学校”,开展“半小时微党课”,开辟“菜单式”科目,提升党员综合能力。
【微课堂】希望社区老少结对,“互联网+”学习
(四)微联盟突出联动性,形成建设合力,变“独自发力”为“齐抓共管”。微联盟主打共建,通过与辖区31家单位(开发商、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社团、个体等)签订契约化共建协议书,每个单元打造一个特色项目(如早教、环保等),设置“一长六大员”,引导驻区单位党员参与社会治理,实现“党建共商,事务共管,资源共享,文明共创,难题共解,活动共办”的网格化党建工作格局。
【微联盟】希望社区举行“悦聚希望 爱融邻里”活动
希望社区党总支通过资源整合,挖掘潜力,探索新型邻里文化模式,为社区居民搭建了众多展示自我,交流分享的平台,而“V爱计划”党建项目的创立更是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建设,激发了基层社会服务与管理新活力,促进了社区文明和谐发展,使基层党组织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更好的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与此同时,希望社区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展百姓喜闻乐见的各类多彩活动,不仅让居民群众得到了实惠,而且也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内心获得感,为打造温馨祥和的新型社区奠定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