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左二)助学走访山区
姓名:杨勇
性别:男
年龄:45
职务:上海累善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工作时间:1998年10月
入党时间:1996年07月
“阳光”志愿者 助力爱心公益
杨勇,1972年出生于贵州省一个贫困少数民族家庭,因家境贫寒,高中毕业放弃求学去参军,2004年扎根上海,先后从事过保安、酒店服务员、流水线操作工、编程学徒及师傅、设计学徒及师傅、设计部主管、项目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2014年成功创业,目前开办一家汽车零部件检具公司。
与杨勇接触过的人都能在他身上感受到一股积极向上的‘精气神’,他之所以能够从一个贫困山区走向大城市打工并成功创业,与他的坚忍不拔,奋发向上分不开的,他热心公益事业,长期参与或组织各种公益活动,他身上拥有很多不拿工资的头衔:党员、新居民代表、新居民管委会委员、民族联合分会理事、社区调解员、舆情员、上海市志愿者、支教老师、阳光助困志愿者及“阳光助困”组织副负责人、宝贝寻家志愿者等等。他也曾荣获过多项荣誉,如“嘉定区最美家庭”、“2014-2016年度外冈镇十佳老大人”、“外冈镇学习型示范家庭”等等。
助学活动现场部署(右三)
杨勇曾坚持十年如一日,不间断向贫困学校输出爱心支教志愿者,坚持组织社会力量捐资助学;他也曾放弃汽车检具工程师的高薪远赴贫困山区支教,身体力行与多名贫困学生结对并长期资助;作为“宝贝回家”寻亲组织最早的义工成员,他也热心参与被拐儿童寻亲,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成功参与过几例被拐儿童成功寻亲的事件,在“贵州一家被拐只剩哑巴老汉一人”的案件中,他在案情侦破及后期的倡议资助中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贵州被拐至河南20年的任同友小伙子也在杨勇的努力下成功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杨勇不仅致力于支教助学,还积极与“阳光助困”组织联合开展支教助学活动:为贫困孩子配对资助人,为资助人寻找贫困生源,进行“一对一”结对资助或“多对一”、“一对多”资助。2009年他组织全国各省的阳光志愿者远赴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山区走访调研并资助贫困学生,2013年开始他以“点对点”的方式开展“上海对甘肃陇南”助学活动。长期的助学结对引起了嘉定区民族联合会关宇辉会长的注意,关会长对他的行动表示非常肯定,并号召大家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去年冬天,“阳光助困”联合嘉定区民族联成功举办了一次“暖冬陇南”的爱心活动,关会长及顾萃英秘书长发动民族联成员捐钱捐书捐衣物,退休教师沈扬阿姨还组织社区大妈们动手制作头花送给甘肃陇南的小姑娘,本次活动引起了当地强烈的反响,陇南市西和县电视台全程跟踪采访并录制节目报道。
山区助学献爱心(左二)
长期的助困助学让杨勇掌握了很多帮扶经验,他提倡“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为此,他积极帮助毕业生到来上海打工就业,鼓励他们学习一技之长,他在公司成立发展之际,主动吸收贫困少数民族青年到公司做学徒,学钳工技术、三次元测量技术、检具工装设计等,帮助他们学习技术、掌握手艺、增加收入。经了解,杨勇深知少数民族普遍相对贫困落后,因此公司招工都优先考虑西部少数民族青年,包括水族、布衣族、状族、侗族等等。
作为民族联合分会理事,杨勇还长期致力于民族团结工作,组织民族代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融入社区,引导少数民族同胞自觉抵制极端宗教信仰,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管是禁毒宣传、法律法治宣传日还是反邪教宣传,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节日到来之际,他还协助镇统战部王申炎干事及民族联合分会会长鄂莞婷一同走访少数民族代表,送上节日慰问,同时召集少数民族同胞共同参加社区节日活动,努力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气氛。
作为社区调解员及区宣传部聘用的舆情员,杨勇主动组建了社区及新居民QQ群和微信群,通过这些平台,随时随地引导居民合理表达诉求,解答政策疑惑,化解居民纠纷,把社区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如今年年初外冈的垃圾焚烧发电站争论风波,他配合镇综治办做了大量的劝解工作成功疏导民怨,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认可。此外,他还以舆情员的身份不定期向区宣传部发表舆情报告,得到了区委宣传部殷大伟老师的肯定。
作为一名非在职党员,杨勇同志始终勤勤恳恳,视党员宗旨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无私的为群众服务,把群众的冷暖常系于心。作为一名新居民,他很高兴能够融入社区,积极奉献自己的力量,传播正能量,今后,他会继续认真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投身公益事业,力所能及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