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陈忠兴
性别:男
年龄:61
职务:上海亭苑粮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兼党支部书记
工作时间:1979年8月
入党时间:2009年7月
农业领头人 党建领航人
走进田间,他躬耕田垄,以身示范,农民们举起点赞的拇指;来到讲堂,他笑容满面,传道授业,学员们投来专注的目光。他就是上海亭苑粮食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也是华亭镇的领誓人和领航书记工作室带教书记——陈忠兴。
一、扎根农村服务农业的耕耘者
陈忠兴高中毕业后回到农村,一直从事着畜牧业和种植业。从兽医站、牧场、养鸡场到农业合作社,年过六十的陈忠兴已经与农业打了40多年的交道。2006年,上海市、嘉定区、华亭镇三级政府在联三村、联一村、北新村流转出来的3000多亩土地上开展农业设施改造,计划建设规模化优质粮田生产示范基地。当年6月,上海亭苑粮食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当时老百姓已经习惯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来种地,许多人对合作社是否有能力经营、种好这片土地持怀疑甚至质疑的态度。合作社创业初期,领导班子总共才四人,陈忠兴作为其中最年轻的一位,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大部分工作。他每天马不停蹄地东奔西走,商谈落实承包户,分配种植面积,安排技术培训,联系种子和农药的统供,带领合作社一边向老百姓宣传政府支农惠农政策,一边着手拟订运作计划、制定激励奖惩制度,吸引农民来承包种植。经过努力,第一批承包户达到41人,新成立的农业合作社也正常运转起来了。
陈忠兴成为合作社的理事长后,3000多亩粮田的收、种、管工作做得井井有条,粮食亩产量和种植效益屡创新高,人均年收入从原来的三、四万元翻了一倍还不止,种植人员都成了“白领农民”,不但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且赢得了群众的好评和组织的肯定。
二、成立合作社党支部的探索者
为了发挥党员作用,利用党支部的力量引领种植户,2010年,在嘉定区、华亭镇两级党委的关心下,亭苑粮食专业合作社率先建立了嘉定区第一个农民合作社党支部,陈忠兴担任了党支部书记。在陈忠兴的带领下,合作社党支部以“服务求满意、工作抓主动、生产讲实效”为目标,定期组织党员、社员、农民学习国家政策和种植技术,在工作和生活两方面结对帮助外来种植人员,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使合作社成为嘉定农业发展的一个窗口。
陈忠兴认为,体现党性不需要讲大道理,只要带领大家踏踏实实干,农民自然会信任。一年6月,联一村有个电灌站怎么也打不出水,种植户急得不得了。陈忠兴一边耐心安抚他的情绪,一边组织人马进行地毯式排摸,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才发现原来问题是娄塘河口的一个蓄水池中垃圾太多,将蓄水池的进水口堵塞了。为了排除故障,陈忠兴带头在腰里捆上绳子,潜到了水池下近两米处抠垃圾,经过几位社员轮流下水奋战,抠出来的垃圾整整装满了整个拖拉机,几个小时后水道才终于通畅,种植户也非常感动。
三、热心基层党建工作的志愿者
2016年,华亭镇一片100多亩的农田在拆除大量违章建筑后,准备找一家种植主体对土地进行还耕种稻。几家农业合作社来现场看了后都摇了摇头,认为之前的建筑和拆违残留给种植带来很大难度。组织上找到了陈忠兴,陈忠兴当场表态:“人不能私心太重,要以大局为重;种不种是态度问题,好不好是技术问题。”之后,上海亭苑粮食专业合作社就承担起了还耕种稻的重任,投入了资金和人力物力,经过陈忠兴等人的想方设法,成功种植了粮食,实现了拆一片、平一片、种一片、绿一片的预期目标。
组织上又找到了陈忠兴,希望他能担任带领新老党员宣誓的领誓人。陈忠兴文化程度不高,普通话不太标准,近100字的入党誓词,他主动要求不看稿,花了很多业余时间反复练习背诵,直到能脱口而出、吐字清晰。看到上了岁数的陈忠兴不用看稿地宣读誓词,许多年轻党员都很受感染,纷纷表示要牢记誓词、不忘初心、努力看齐。后来,华亭镇党委成立了领航书记工作室,特聘陈忠兴担任带教书记,陈忠兴也二话不说挑起了这副担子,多次带领中青年党员来到合作社、农田开展现场教学,毫不吝啬地传授经验。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年来,上海亭苑粮食专业合作社连续获得上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嘉定区小巨人企业、嘉定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单位、嘉定区农联会“先进合作社”等殊荣,陈忠兴本人被授予嘉定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嘉定区“两新”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只要你想做,就永远有做不完的事;只要你渴望成功,就没有做不成的事业。”从农业机械化的门外汉到农业合作社的带头人,从农村新闻人物到基层党组织领头人,从“两新”组织党员到领航书记工作室的带教书记,陈忠兴凭着勤劳、朴实和钻研,灌溉了华亭这一方热土,诠释了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农业发展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