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新街道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
真新街道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是由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残疾人服务社等5家社会组织联合组成,有党员12名。党支部加强政治引领、基础建设、组织协调、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先后获得了嘉定区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嘉定区优秀社会组织等荣誉。2022年抗击疫情工作中,支部带领党员奋勇拼搏、攻坚克难,守住一方阵地,为街道疫情“动态清零”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披星戴月,无畏出征
“社区社工奔赴前线战场,后方设备运维和物资保障由我们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社会组织青年党员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守岗位,毅然决然加入抗疫队伍。他们中不少人只带了3天的衣物就住进单位,每天凌晨3点起床,跑遍真新街道55个小区,只为赶在核酸采样开始前确保所有物资都能及时运送到位,所有设备都能正常运行。
支部委员侯寅隽作为电脑运维组组长,带领组员每天工作16个小时,手机里永远都是回不完的消息、接听不完的电话。“收到,马上安排!”这是他微信消息回复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社区社工都在拼命呢,我参加工作12年,内心有种没法表达的共鸣,该我上的时候我就上。我的背后是一百多名社区社工,他们的信任促使我努力工作。我虽未能穿上大白踏进险区,守住本职也处处是前线。”
二、保障物资,全力以赴
“疫情形势严峻,物资的及时分配和准时送达是核酸检测优质高效的重要保证,绝不能出现任何问题。”面对繁重的核酸筛查物资保障任务,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的党员们会同社会组织工作人员,一次次进入仓库,将一件件防护服、一根根采样管、一副副医用手套、一张张防护面罩,细致准确地进行分拣和打包,每个人脚下都迅速堆积起一座“小山”。支部党员何晓苳作为物资分配组组长,对于这个单位现存多少物资、那个单位需要增加多少物资,她都了如指掌。“党员就是要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险时刻挺得出来,巾帼不让须眉,我时刻接受关键时期的考验!”不少党员正如何晓苳一样,工作争先、冲锋在前,一名党员树立一面旗帜,成为心中永恒不变的坚守与信念。
张永强,既是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主任,又是物资转运组的组长,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党员,也是这些年轻人的‘兄长’,我要带好这个头!”作为中心的“大管家”,苦活、脏活、累活,他总是抢在前、干在先,带着属下日行千里,只为将物资准时送达,车开不进的小区就徒手搬进去,每天3万步已然成了他的常态。“我只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大家明白我们的背后是十万真新百姓,大家都在拼命,我们也应尽己所能,全力以赴坚决打赢这场大上海保卫战!”
三、直面风险,无私奉献
防疫期间,社会组织有工作人员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党支部立即启动危机干预,深入谈心,鼓劲勉励,着力打消人员的思想顾虑,帮助解决困难问题,提升队伍的精气神。“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配合治疗,早日归队!”没有绝望无助,没有垂头丧气,有的都是满满的信心和回归的企盼。
支部党员虽然身在方舱,却也没闲着。恰逢一名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父母也住进了方舱,支部党员得知消息后将自己的床位默默地搬到了老人旁边,承担起每日照料的任务。“那么多困难都一起过来了,现在的我们更需要抱团取暖!”最困难的时候,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只剩四名同事还在岗位,党员也仅剩一人,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封控期间既然不能出外勤,那我们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他们主动承担起了数据统计、接听热线、电话流调等工作,在后方继续默默支援前线。
岗位也许普通、也许平凡,但在抗击疫情的战线上,谁都不是“局外人”!抗疫期间,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中的每位党员都是冲锋的战士,忙里忙外,分秒必争。现在,疫情进入常态化管理之后,又有党员主动请示,进入街道防控办工作,用年轻的肩膀扛起后疫情时期防控的重任。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及全体党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业与奉献,展现了勇气与担当,让党旗在抗疫的战场上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