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王韶华
王韶华,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寄防科科长,入党14年来,坚持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理想信念坚定,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勇于自我担当,立足公共卫生专业技术能力,全身心履行工作职责。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勇于担当践初心。作为共产党员,她无惧风险,始终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牢记维护群众生命健康是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2020年1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打响之时,她第一时间加入到了中心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一起为做好全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日夜值守。从此她的生活开始了新常态:没有了白天黑夜之分,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有突发事件时,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甚至彻夜不眠成了她和同事们的一种习惯。就像雷锋曾在日记里这样问自己的: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坚守你的工作岗位?她说,我们疾控人就是那一颗颗螺丝钉,坚定的铆在了抗疫一线。流行病学调查、终末消毒、环境采样等现场一线任务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她以副主任医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快速追踪围剿病毒,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一名疫情防控的“多面手”。不懈的努力,她和同事们为全区疫情的精准防控提供了依据与指南,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最坚强的后盾。2021年,随着境外航班恢复,境外人和物的输入性病例防控压力剧增。面对部分国际航班高出阳率,源源不断入住我区集中隔离点的各国入境人员,为做好入境人员调查,提高表述精确度,她利用休息时间,自行整理设计了常用的流调实用英语表单,极大的方便了流调的语言表达。
现场蝇类调查
当今年上海疫情防控保卫战打响后,为了查清疫情传播链、采样、消毒,完成报告分析,她一连几个月没有回过家。每天作息没有规律,常常是一场接着一场,一个病例叠加下个病例的流调,她和同事们24小时连轴转,睡觉也就是在去往现场的车上打个盹,处置聚集性疫情,奔走在工厂企业、大型工地、养老院、学校、批发市场、公寓宿舍等,对场所开展采样、消毒时,沉重的喷雾器压得肩膀红了,但她和同事们没人叫一声苦,喊一声累,因为这压在身上的不仅仅是重量,更是一种责任。3月底,为了更快速的沟通疫情防控信息,她成为了街镇疫情防控联络队伍中的一员。从那时起,她每天24小时,全天候实时参与街镇疫情流调、分析、密接、次密精准判定,快速管控风险人员。同时,为街镇培训建立专业流调专班队伍,以及开展疫情统计分析与建议、防控方案及技术支持指导等工作,协助街镇有效扑灭疫情。5月份,她受命奔赴江桥镇支援村级疫情防控,面对超乎想象的困难,她与防疫工作者们同心协力,日夜连续并肩战斗一个月,快速有效的控制疫情,圆满完成拔点攻坚任务。
立足本职创佳绩。作为科主任,她带领全科做好全区病媒寄防工作,在新冠防控期间成功处置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疟疾等病媒传染病,确保无二代病例发生。开展监测与调查,有效控制病媒生物密度,人群寄生虫感染率逐年下降,巩固全区消除血吸虫、疟疾成果,防控成效显著。在她的带领下,科室先后获得嘉定区工人先锋号、2020年上海市疟疾防治知识竞赛团体一等奖、2020年上海市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岗位练兵竞赛团体三等奖、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第四届“凝心聚力进博会、医疗服务创一流”立功竞赛活动优秀团队(班组),2021年科室病媒防治条线工作荣获全市考核第一等多项荣誉。个人也获评中心党员之星、“嘉宝杯”最美志愿者、上海市病媒生物科普达人、嘉定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嘉奖等。此外,她还承担了第四届进博会疫情防控专班工作,开展现场环境采样监测、场馆巡查及24小时应急处置值守以及会展中心病媒生物摸底调查等保障任务;协助区爱卫办开展“迎进博”病媒生物应急处置技术培训及演练,对作业器械及操作技术规范进行全面指导,有效提高全区病媒防控能力,扎实做好进博会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保障工作。
服务基层护健康。作为公共卫生专家,多年来她深入社区居委服务居民,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居家灭蟑、防蚊、应急等知识授课。2021年她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为契机,依托上海市全民健康素养提升病媒生物防制项目,开展送健康进社区病媒生物防制科普讲座,累计为居民讲授科普课程14场。持续开展慢丝病人关怀照料工作、深入市民家中开展夏季病媒生物专业服务进社区公益活动评估,切实降低居住环境病媒密度,获得居民们的认可和好评。她还持续带教科室新同事、社区条线医生和医学院校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培养高素质的基层公共卫生人才助力。
情感源自于热爱,信念植根于信仰。王韶华同志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公共卫生医生,凭借着对党和事业的无比热爱,把每一天都过得忙碌而充实,默默无闻但却始终如一,切实把自己崇高的医务工作者誓言扎实地付诸于公共卫生事业上,用努力拼搏,展现疾控人的使命担当,不断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不懈奋斗中探求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