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陆镇崇文社区党支部书记潘晓喆
潘晓喆,90后,马陆镇崇文社区党支部书记、区党代表。她所在的居委会一共有7位成员,其中有5位是“90后”,是嘉定区最年轻的一个基层居委会班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青年是常为常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
2022年,战“疫”期间,作为居委书记,她带领着年轻团队,探索施行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个人先后获评“2022年嘉定区担当作为优秀村居党组织书记”、“2022年度新时代上海闪光青年”等荣誉称号。
勇挑重担 做好“疫”线“当家人”
崇文居民区共有住宅小区2个,总户数1019户,总人数约3000多人,他们的平安健康就是潘晓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去年3月初,猝不及防的疫情,突如其来的压力,让这个最年轻团队挑起了重担。所有的班子成员都住进了办公室过“集体生活”,睡椅子、沙发、行军床,24小时当值。
潘晓喆积极发挥“头雁效应”,当好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她冲锋在前,持续作战,在核酸检测、发放试剂、物资保障、人员调配、秩序维护等工作中既当“指挥官”又当“战斗员”。在连续高强度的工作中,潘晓喆的嗓子也喊哑了,期间也失声过,但她还是继续走遍防疫一线的每个角落,守护着居民,守护着小区,守护着大家的安全。
为民服务 一点一滴暖人心
作为一名区党代表及一名新时代的基层青年党员干部,她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来换得群众的“幸福指数”。
疫情期间,这个青春团队充分发挥了年轻人在体力、脑力、心力上的优势,努力将各项工作做得更加快速、有效和细致,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把群众的来信当“家书”,扎扎实实做好居民群众的“贴心人”“服务员”。
设立小区“保供直通车”,为辖区居民解决买菜难的问题、为500多位居民解决配药难题、为400多户居民完成煤气卡充值、为300多位居民解决理发难的问题、为13位独居老人送上防疫大礼包、为居民8次送上保供大礼包、为小区居民顺利生产了8个“抗疫宝宝”保驾护航等等。
两个多月的战疫,让潘晓喆和她的团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磨炼和成长。面对抗击疫情这张时代考卷,新时代的年轻干部于奋斗中勇担责任,主动承担各种急难险重任务,身体力行书写青春答卷。
开拓创新 “小网格”助力战“疫”
在疫情防控期间,按照小区楼栋分布,潘晓喆创新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推进各项工作精准对接、精准落实。
居委协同物业公司开展地毯式摸排,督促居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协助医务人员进行核酸检测,严格落实管控政策,确保不漏一户、不少一人。
同时,发挥网格化管理及互联网优势,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搭建居民与居委会之间的在线沟通平台。先后组建了大小30多个微信群,分为就医、保供、核酸检测、隔离转运等多个类别。其中,社区组织辖区超市在线上微信群开展“居民点单+网格员送单上门”的服务,确保社区居民生活必需品得到及时供应。
线下,发动网格员对老弱病残、孤寡老人等重点照顾对象,实行“点对点”上门服务,确保生活必需品和药品等物资送到家、给到人。
通过高效的“线上+线下”网格化管理方式,打通了连接居民的“最后一公里”,将各项举措做实、做细、做到位,实现“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疫情的爆发成为了检验社区工作成效的试金石,行之有效的战疫工作凸显出社区工作的重要性,也把社区工作者从“后方”推上“前线”。潘晓喆和她的年轻团队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社区治理与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积极探索美好社区建设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