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衡美术馆党支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必须牢记五个“必由之路”,其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居于首位。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同时指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韩天衡美术馆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和业务融合的新途径,用传统文化、传统技艺讲述红色故事,以市民对高质量公共文化的需求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导向,把党建做实,把业务做精,把党的意识和导向融入美术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受到市民的普遍欢迎。
一、 守正创新,主动作为——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互融互促
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响应广大市民对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本着“办实事、事办实”的初衷,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党支部围绕嘉定区创建“印学中心”的规划,立足本馆在篆刻展示、研究、教学方面的优势,守正创新,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推出了“相印红”系列党建公益教育服务项目和人才梯队建设计划。
1、“相印红”党建品牌:心心相印中国红
“相印红”,是“心心相印中国红”的缩写。“印”,指的是韩天衡美术馆的专业特色,该馆是国内知名的以传承和发展印文化为特色的美术馆。“印”同时还是该活动品牌的主要表现形式,推广和普及中国传统“印”文化,打造国内印学高地。“心心相印”一语双关,道出了我们共同的文化根脉和红色血脉。2021年,韩天衡美术馆曾举办业界轰动、影响广泛的“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相印红”一词不但展示了韩美在印学领域的专业高度,也有鲜明的场馆特色。“中国红”是印泥的“红”,也是红色文化的“红”。韩天衡美术馆党支部着力将传承“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市民喜闻乐见的美术馆公益课程,通过传统篆书、篆刻等汉字艺术表现形式,提供高品质、多样化的教学体验,“润物细无声”,唤起深植民众心中的文化自信,同时推动“强国有我”时代强音入脑入心。
为了支持和鼓励传统文化携手红色文化走进社区、走入市民生活,韩天衡先生特意为“相印红”党建公益服务项目题字。西泠印社理事、韩天衡美术馆馆长张炜羽用传统小篆朱文为“相印红”项目设计印面logo。
2、“相印红”原创展览:用传统技艺讲述红色故事。
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中共嘉兴市委的大力支持下,上海韩天衡美术馆策划举办了“印颂百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篆刻展”,先后在嘉兴博物馆和韩天衡美术馆展出。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红色基因一脉相承,两地有着共同的革命传统。由著名书法篆刻家韩天衡领衔,百名篆刻艺术家参与创作,以党的百年光辉历史为题材,创作百方印章,赓续红色血脉,展现党的诞生地的文化艺术内涵。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潘敏、中共嘉兴市委书记张兵、中共嘉兴市委副书记、市长毛宏芳等四套班子领导出席展览开幕式。
2022年,为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上海韩天衡美术馆又策划推出了“奋进新征程”书画印原创作品展。展览采取传统书画篆刻形式,体现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变性变革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嘉定区委宣传部部长顾惠文到现场调研。
3、“相印红”公益项目:以服务代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潜移默化。
2023年2月,韩天衡美术馆党支部推出“相印红——书画印沉浸式体验”活动,用“看得见”的方式推出11项公益文化菜单,将书、画、印专业艺术资源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艺术教育供给,同时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社区、学校、企业落地生根。
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我来韩美学篆刻”把实事做实
互联网时代,市民更倾向于自主选择看什么、信什么、玩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掌握了时代主动权。”为此,韩天衡美术馆党支部线上线下两手抓,开展“我来韩美学篆刻”系列活动。线上推出“心心相印”云看展,累计观展人数超过50万人次,“小刀郎”线上模拟篆刻,拓展了学习印文化的年龄边界;线下邀请知名篆刻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现场授课,面对面、手把手教市民选石、择刀、印泥制作、大师刻印展示、拓印等,带领市民全方位走进篆刻艺术世界,把市民渴求作为工作重点,不断打磨创新,继而形成工作亮点。
用传统文化讲述红色故事,韩天衡美术馆党支部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推进传统文化和党建品牌的互融互促中,最大限度地为市民提供有新意、有特色的主题活动,在提升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的同时,充分发挥以文化凝聚人心、以文化服务社会、以文化促进发展的作用,为擦亮“教化嘉定”文化名片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