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桥镇嘉豪社区党总支
嘉豪社区位于江桥镇北部,由中星海上名豪苑一期、二期、宁兴上尚湾3个年轻的“商品房”小区组成,目前总户数2018户,常住人口7162人,人员结构复杂、需求多样、邻里之间较为陌生。近年来,嘉豪社区围绕“爱IN嘉”党建品牌,最大限度统筹各类资源,凝聚社区达人力量,探索社区治理模式,擘画居民区自治共治的美好蓝图。
以思想建设“起笔”,绘就“政治底色”
嘉豪社区党总支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狠抓党员教育管理,有效引领党员协同作战,形成合力。一是强化理论学习。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原著原文、党章党规党纪等,对于辖区内的老党员、流动党员,创新“送学上门”“周末课堂”等形式,切实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二是拓宽学习模式。坚持线上线下同发力,线上,结合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App、微信QQ群等媒介开展学习。线下,构建起双向学习模式,不仅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还动员支部党员上台讲,以讲促学,此外,通过Citywalk红色路线、沉浸式党课等推动学习走新又走心。三是深化学习内涵。结合“四百”大走访,“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党员责任区等,切实发挥好“党员所能”。如,结对党员在元宵节为独居老人送汤圆、在职党员包干楼道责任区收集居民需求等。
以创新举措“运笔”,驾稳“三驾马车”
嘉豪社区党总支持续凝聚多元力量并积极行动合理利用多方资源,由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从内向外辐射形成一个同心圆,共同驱动“三驾马车”良性运转,打通“关节”、疏通“堵点”,共同推动社区管理服务新模式的形成。一是打造必经之路上的阵地。深化“社区管家”行动,结合“我嘉物业”党建工作站建设及“门岗焕新”等行动,将小区门岗改造成“嘉门口驿站”,驿站紧贴小区居民和往来人群需求,集合报事报修、建议反馈、文化需求和综合便民等功能。提供租借轮椅、拐杖、体温计等便民生活服务,并开展“驻站式服务”,由居委、党员、物业、居民轮值,对于居民反映的问题及时处理并进行回访。三是统筹用好各方资源。围绕“降低12345投诉量,提升为民办事效率,提高居民满意度”三大目标,持续加强部门联合协同,多元参与共治共管,将矛盾化解在社区,让纠纷消弭于萌芽。如,通过结对共建,海华医院为困难独居老人上门量血压,上海银行宣传防诈骗知识、提供免费金融咨询服务等。二是优化问题处置的流程。将收集上来的问题意见分为三类,做到靶向施策。针对绿色事项(明晰简易类),由物业公司主要做好意见诉求的核查、处理、跟踪、回访工作,做好“小”事即办,快速响应群众诉求;建立“上传受理、分类流转、联动处置、答复反馈、总结归档”的管理机制做到“大”事好办,高效解决堵点问题;针对红色事项(疑难类),发挥“管家议事会”、“管家执行组”和“HONG管家团队”等作用,合力破解难题。
以同心协作“行笔”,描绘“幸福画卷”
嘉豪社区党总支大力发扬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中。一是激发自治热情。嘉豪社区党总支围绕“爱IN嘉”党建品牌,推动宠爱有“嘉”,美食“嘉”,“嘉”园美,“嘉”园彤行,“嘉”有银杉等一系列居民自治,从一开始的自治1.0到现在的6.0,覆盖了社区不同层面的需求,让居民在自治过程中感受到参与社区治理的快乐和满足。二是构建协商机制。在各类事务中广泛开展社区协商,通过定期召开协商会议、征求意见和建议,形成了多层次、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机制。例如,改造建筑垃圾堆放点、儿童乐园翻新,解决了小区进出口道路停车影响居民出行的问题。三是提升治理质效。积极推进一系列创新举措,具有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自治品牌美食嘉和党建品牌嘉园“彤”行的创新和发展,成功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形成共建共享的氛围。嘉门口驿站的设立及时满足居民需求,打通服务“最后一米”,推动整体社区治理的提质增效。
1.过去一年组织党员共同为群众做得最有意义的一件实事?
设立嘉门口驿站,驿站紧贴小区居民和往来人群需求,集合报事报修、建议反馈、文化需求和综合便民等功能于一体,为小区居民提供了方便。
2.过去一年开展的印象最深的一次党的组织生活?
“红心向党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微剧场《光荣的力量》、“醉美江桥,筑梦北虹”画廊、江桥老街图、红色VR之旅,画梦想蓝图的形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3.对照“十四五”规划和嘉定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本党组织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并充分发挥党总支作用,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多形式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化解社区矛盾,维护社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