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冈镇葛隆村党总支
葛隆村地处外冈镇北部区域,村域面积1.47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91户,户籍人口1050人,来沪人口2000余人。葛隆村因“桥西葛藤茂盛,桥东生意兴隆”而得名,明成化年间形成集市,挟千年古盐塘之隘口,扼百载国道之门户。
葛隆村党总支以长三角一体化工作为引领,将网格党建、区域党建、毗邻党建融为一体,打造沪苏交界农村共建交流平台“友邻党建”品牌,以友邻乡村一体化为战略目标,同步推进乡村振兴,并将无人农场项目与传承千百年的老河、老街、老宅、古树、古庙“五宝”文化遗存挖掘打造,让自然田园的农村风景与文化深厚的古镇景色在葛隆村有机结合,先后获得国家森林乡村、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长三角乡村文化传承创新典型村落、上海市新时代居村先锋堡垒、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
一、强班子,筑堡垒,引领乡村振兴“新成效”
(一)业务融合形成合力。葛隆村通过筑牢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进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在抓党建工作的同时促业务工作发展,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形成合力,共克难题。
(二)阵地融合增添活力。葛隆村依托网格党建工作,统筹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逸敏楼、文保点等研学阵地,连点成线,切实将红色行动延伸到乡村的各个“神经末梢”,引导党员群众共同打造一个集学习教育、娱乐休闲、中医理疗、健康养生、文创制造等为一体的乡村阵地群。
(三)友邻融合增强实力。葛隆村以“融合型党建”为指引,突破区域壁垒和行政区划,与江苏太仓接壤农村探索具有一体化特征的“城界党建”。将网格党建、区域党建、毗邻党建融为一体,打造“友邻党建”工作平台,多年来围绕“省界治理”“一河一园”“友邻农场”等品牌项目,有效提升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二、兴农业、促农旅,走好乡村振兴特色发展道路
(一)“农业+科技”筑牢产业基本盘。葛隆村依托千亩高水平粮田,通过科技兴农,建设888亩无人化作业示范农场,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操作,进一步强化外冈大米品牌影响力,结合乡村丰富的文旅资源,打造乡村特色农文旅品牌。
(二)“林地+采摘”拓宽一产增长点。葛隆村与外冈镇农业服务中心合作利用复垦土地开发规模化水果种植采摘产业,已种植各类树木、果树4628株,辟建观光采摘道路925米。
(三)“平移+保护”实现经济转型。葛隆村通过“移翻结合”的策略,将部分村民住房原地翻建,另一部分平移至规划地块,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兼顾了村民的个性需求和利益保障。结合村庄文化资源塑造特色古镇风貌,联动区文化旅游局及嘉定博物馆,充分挖掘葛隆老街建设潜力,结合葛隆“五宝”文化遗存,打造集餐饮、住宿、旅游、休闲、新零售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项目。
三、谱古韵,优环境,危旧农宅变身江南雅筑
(一)风貌延承。葛隆村重点延续原有的滨水集镇式肌理格局,统一打造农民新房建筑风貌,划分“睦邻坊、文韵里、水畔居、田林宅”四个区域,将住宅区与周边环境实现有机融合。
(二)村宅更新。葛隆村通过平移与原址翻建结合的方式,已完成178户村民启动村宅更新,同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主次干道景观风貌,治理河塘水系生态,结合道路更新、架空线整治、雨污管线改造等配套项目,为村民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设施完善。在新农宅建设的同时,通过统一规划设计,对村内公共厕所、垃圾房、道路、路灯等老旧基础配套设施升级。参照乡村社区生活圈的建设要求,充分利用公共空间建设林地公园、停车场、门球场、村民睦邻点等公共服务设施。
四、推“三治”,聚合力,提升农村治理建设总体水平
(一)自治有序,激发治理动力。葛隆村通过成立经济合作社、道德议事会、红白理事会、“老大人”、志愿者、新村民、妇女组织等形式多样的村民自治组织,丰富基层民主协商形式,培育社会自治组织和带头人,引导村民通过多种方式协商解决问题,更好地投入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法治保障,树立法律权威。葛隆村完善农村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通过聘用法律顾问与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点相结合,法律顾问的现场服务与司法干部的居中沟通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三)德治润化,夯实善治之基。葛隆村深挖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打造“抱团养老”案例主要人物浦逸敏的宣传阵地,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系列活动,引导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
在乡村振兴这条道路上葛隆村党总支将以长三角一体化工作为引领,将网格党建、区域党建、毗邻党建融为一体,打造“宜居、宜养、宜游、宜乐、宜业”的“五宜”美丽乡村,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过去一年组织党员共同为群众做得最有意义的一件实事?
2023年是葛隆村创建上海市乡村振兴的收官之年,葛隆村党总支带领全体党员克服困难、协调沟通启动乡村住房更新工程,在全体党员的示范引领和以身作则之下,乡村风貌得到极大改善,同时聚焦人居环境优化项目,积极发挥党员包干区和志愿服务活动的作用,引领全体村民群众围绕同一目标共同维护家园,全村党员群众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过去一年开展的印象最深的一次党的组织生活?
2023年主题教育期间,嘉定区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冯捷书记深入基层为我村全体党员上专题党课,主题是《永葆政治本色 助力乡村振兴 做新时代对党绝对忠诚的基层干部》,冯书记围绕“忠诚”二字抛出了三个问题让我们思考,通过回溯党史带大家了解前辈们是怎么做的,通过解读党章与法规带领大家学习中央是怎么要求的,通过聚焦乡村振兴指导大家应该怎么做,既有理论指导又有案例分享,精准传达了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要求,对我们农村党组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农村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有非常大的启发。
3.对照“十四五”规划和嘉定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本党组织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葛隆村将围绕“五老”文化——老河、老街、老宅、老树、老庙,结合“葛隆文韵九景”的特色点位,挖掘和利用葛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探索农文旅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路径,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葛隆老街文旅产业,打造一条集农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精品乡村“农文旅”示范线。以农文旅+康养为主要发展方向,利用长三角的地理优势,与太仓城厢镇和科教新城实现产业互补和协同发展。统筹乡村产业布局、老街改造规划、古镇整体风貌提升,打造集餐饮、住宿、旅游、休闲、康养、新零售等多元化产业链于一体的葛隆百年市集,再现葛隆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