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夏红梅
“让每个孩子的眼睛里都闪烁着星光”,这是夏红梅校长办公室墙上的座右铭。自 1994 年踏上讲台,她在教育沃土深耕三十载,从英语教师到两所学校 “双料校长”,始终坚守 “以爱育心,守护教育纯粹;以情润德,成就师生成长” 的格言。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见证着她对教育的赤诚。

一、初心如炬:用纯粹教育点亮成长之路
清晨七点的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夏红梅校长俯身与学生交流的身影已成常态。“夏校长记得我爱吃荠菜馅包子呢!”小科的话,道出师生间的暖心日常。这份细腻关怀,源于她 “教育是心灵唤醒心灵” 的认知。
30 年前,刚入职的她在日记写下:“要让每个孩子找到闪光点。” 如今,这句话成了推动学校发展的指南。在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她主导的 “学生成长档案”,记录着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点滴进步。正是这份坚守,让 2017 年创办的学校,仅用七年时间就斩获 “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等近 40 项荣誉,成为家长信赖的优质校。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她常对教师说。在她看来,学生的笑容与光芒比分数更重要。这种初心,让她管理的每所学校都成了师生成长的沃土。

在二十年的学校管理生涯中,夏红梅校长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现代课堂观引领教学创新,推动教育模式不断变革。每一项举措都始终将师生的个人发展置于核心地位,持续激发教育生态的内在活力。
在构建育人体系过程中,她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系统搭建“自主成长”育人框架:通过成立“德育中心组”,探索全员导师制;组建“家庭教育指导团”,深化家校协同;并以区域党建为纽带整合社会资源,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格局。学生小李一度陷入厌学情绪,正是在导师的“成长对话”引导、家长课堂的专业支持以及社区实践活动的锻炼中,逐渐重拾学习动力——这一转变成为体系化育人成效的生动印证。
“幸福工程”的实施为校园注入了融融暖意。“心理驿站”不仅配备专业咨询师,还培养了学生“心理委员”,筑牢心理健康防线;每月举办的“教师悦读会”推动教育者率先成为“终身学习者”;丰富的亲子活动则引导家长成为“成长合伙人”,凝聚育人合力。在日常管理中,她以“严而有度、关心理解”的风格深入师生中间,用“爱”感化、用“理”说服、用“情”帮扶,在广泛尊重中真正让“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2024 年 3 月,夏红梅校长同时担任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和启良中学校长。面对 “跨校管理” 挑战,她承诺:“要让两所学校像两棵并肩的大树,根须相连,枝叶共茂。”
一体化办学绝非简单的“合并”。她创新构建“五个统一”机制:课程研发统一、教师研修统一、学生评价统一、活动品牌统一及资源数据库统一。通过建立共同的管理制度与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她确保两校工作协同有序、深度融合。夏红梅校长以卓越的领导力和睿智的决策,推动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为学生营造更富营养的成长土壤。
每周固定时间,两校教师齐聚联合教研。启良中学带来深厚的人文底蕴与校史智慧,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则注入前沿的科创课程经验。思维碰撞间,“科技+人文”融合型课程群应运而生,展现出共生共长的蓬勃活力。
“让每一个孩子公平均质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是夏红梅校长始终不忘的初心。她主导开发了多门特色课程:中科实验的创新实验室向启良学生敞开大门,启良的“非遗传承工作坊”也迎来中科学子的深度参与。两校学生穿梭于“行走的课堂”,既触摸历史脉络,也探求未来科技,课程边界的打破,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更点燃了他们潜在的创新之火。夏红梅校长以担当为笔、以理念为墨,正在一体化办学的时代考卷上,写下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答案。
三十载教育路,一颗赤子心。从青年教师到双校校长,夏红梅始终站在教育改革前沿,用爱守护本真,用创新激活动能,用担当书写答卷。在她引领下,更多教育者追随前行,共绘新时代教育壮美画卷。
![]()
1.个人对党员身份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或者一个时刻?
对我而言,最能体现党员身份的深刻时刻,是推动两校一体化办学、构建“五个统一”机制的历程。这不仅是工作挑战,更是践行“让每一个孩子公平均质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初心的使命担当。面对跨校管理的难题,我以党员的责任与信念率先破局,促成资源深度融合,亲眼见证两校学生共享科创与人文课程时眼中迸发的光芒,这深刻印证了党员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为教育事业开拓奉献。
![]()
2.在“双报到”工作中为社区做了哪些服务?
我积极依托教育专长和学校资源服务社区。通过组建“家庭教育指导团”,开展家长课堂和亲子活动,为社区提供科学育儿指导;以区域党建为纽带,开放学校“心理驿站”资源,培养社区心理支持力量;推动学生参与社区实践,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实实在在发挥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专业作用和引领功能。
![]()
3.对照“十四五”规划和嘉定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自己在岗位上做出什么贡献?
![]()
我紧扣“十四五”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在嘉定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中,以一体化办学为抓手,创新构建“科技+人文”融合课程体系,打造“五位一体”资源共享机制,大幅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助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体系化育人模式和家校社协同网络,为嘉定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和文化自信的未来人才,贡献了基层党员校长的实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