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下载 > 内容
党员电教片新片介绍(2022年第一期)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2-04-12 点击数:

一、“双碳”目标下绿色发展的机制创新与路径选择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国竞争方式升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绿色发展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杨丹辉研究员向我们介绍了低碳发展与转型路径的国际经验,着重分析了中国绿色发展的机制创新与路径选择。


 二、学习贯彻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稳住农业基本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本期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徐小青研究员从政策背景、主要内容以及聚焦粮食安全问题三个方面出发,深入解读了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我们学习贯彻文件精神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稳字当头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王小广副主任、研究员,根据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从2021年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与面临的新挑战、2022年我国宏观经济的预期目标、2022年我国重点经济工作三方面为我们作了解读。

 

四、中国共产党的人精神谱系

建党精神: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沂蒙精神、老区精神、张思德精神;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塞罕坝精神、“两路”精神、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西迁精神、王杰精神;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三牛”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

这些精神,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其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更好地鼓舞激励党员干部群众弘扬光荣革命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