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料下载 > 内容
党员电教片新片介绍(2024年第一期)
来源:上海嘉定 发布时间:2024-03-28 点击数:

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 增强宏观调控有效性针对性——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

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结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介绍2024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政策取向以及十大工作任务。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鹏从2024年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我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切入,重点介绍了202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以及主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我们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提供了参考。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最新成果,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作出了重大原创性时代性贡献,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202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以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好新时代组织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党建篇”,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问题,是一个科学、完整、成熟的党建理论体系。

1、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提出及背景

2、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

3、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主讲人:王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两个结合”》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我们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又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坚持“两个结合”,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1、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

4、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5、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主讲人:徐平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二级教授

 

    四、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基础性法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简称条例)对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纪律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条例》中充分贯彻并转化为纪律要求,只有深入学习这些重要论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才能纲举目张,真正吃透《条例》的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条例》是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的基础性法规,此次修订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与时俱进完善纪律规矩,要把为什么修订、改了哪些地方讲明白,引导大家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营造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浓厚氛围。学习《条例》不能孤立割裂地学,而要全面系统地学。要加大对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教育培训力度,推动党员干部将党纪国法一体学习、贯通把握,把纪法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主讲人:任进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五、《用好“千万工程”经验的要点与方法——学习贯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2024年2月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全文共六个部分,包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这六个部分可简单概括为“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一个加强”,“两个确保”是目标要求,“三个提升”是途径手段,“一个加强”是根本保障。

“乡村全面振兴”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词。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五大振兴”,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如何扎实推进“五大振兴”,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给出有效切入点——“千万工程”经验。

1、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切入点

2、用好“千万工程”经验,以集体经济组织为平台

3、用好“千万工程”经验,贯彻“两山”理论

4、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借鉴自发典型,勇于改革创新

主讲人:徐祥临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六、《以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调研期间提到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词汇--“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我国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夯实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课程主要分享了对“努力抢占科技前沿,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思考,并提出四点建议。

1、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

2、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3、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4、思考与建议:努力抢占科技前沿,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主讲人:盛朝迅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

 

七、微动漫系列《党的二十大党章新知识点大家学》

微动漫系列《党的二十大党章新知识点大家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正案为基础,用通俗易懂、鲜活生动的动漫形式介绍党章的主要修改知识点。

第一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定位

第二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第三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四集:充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第五集: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六集:全面从严治党开辟党的自我革命新境界

第七集:党员、干部新要求

第八集: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第九集:党的基层组织和党组的新规定



分享到: